27201 公裏行駛裏程,2 年 11 個月的用車時間,這是我購買廣汽本田奧德賽以來的用車記錄。
若不是小孩上幼兒園,搬家跟父母住,家裏有兩輛車但隻有一個車位,我想我會繼續開下去。
1
買奧德賽,皆因自己當了父親
二十來歲的時候,我曾想過買馬自達 CX-4,又覺得人生必須開輛寶馬 3 係,可現實跟我開了個玩笑,我的第一輛車竟是奧德賽。
更不可思議的是,我買了次頂配(2019 款奧德賽 2.0L 銳 · 至臻版),售價 32.18 萬元。
廣州用車成本不低,停車費一小時 8 到 16 元,車位月租 800 元起,沒小孩前,相對自由,出行打車、地鐵都可以,再加上我爸有輛車,所以哪怕自己住,我也沒有強烈的欲望買一輛車。
但有小孩後,一切都變了。
出行方便變得很重要。
帶小孩外出一點不輕鬆,大包小包,特別是奶粉、手推車,那是一個重啊。
再加上我老丈人,每逢節假日就念叨著要看外孫,但他自己又不願意從普寧來廣州,我若開我爸的車去,又會跟他搶車用。
最後再三權衡下,我買了輛奧德賽。
2
省油是奧德賽最大的亮點
為啥買奧德賽?
許多人知道馬斯諾原理,其實汽車也存在需求層次,第一層是家庭需求,為家庭而買車。第二層是個人需求,為自己買車,車得好開,得取悅自己。第三層是與眾不同,鞋子衣服不能撞衫,車也不能一樣,如小眾的跑車、改裝車才能彰顯個性。
我和絕大多數人一樣,正處於第一層。
這層人群最大的消費特征是,家人最重要。
之所以選奧德賽,首先我看中的是它內部空間。
奧德賽車身尺寸比漢蘭達小,但內部空間比漢蘭達大,雖然同樣是 7 座,乘坐感受明顯不同,第三排尤其明顯。
在選車的時候,我發現奧德賽第二排雖然舒服,但如果要手動調節,操作太繁瑣,得花不少力氣。
所以,為了家人坐得舒服些,我選擇了有電動調節功能的次頂配。但萬萬沒想到,待我賣車時,次頂配並沒有比低配高多少錢,甚至有點小虧,這個最後再講。
用車三年,我感受最深的是油耗低。
緊湊型車本來就小,油耗不會太高,用戶的省油需求可能不那麼強烈。但對於一些中大型 SUV 和 MPV 的用戶來說,油耗低就有很大的吸引力。
奧德賽跑了 2 萬 7 千多公裏,平均油耗 7.2L。我爸的車是漢蘭達,平均油耗 13.9L,還得加 95 號油。大概算一下,每 1 萬公裏奧德賽少花 6000 元,同樣的裏程,奧德賽省下一半油錢。
3
五百多元搞定一次保養
雖然現在奧德賽已經是全係混動版了,但很多人或許還會糾結,配置相近情況下,有許多燃油版和混動版車型價差大約在 2 萬元,如果一年隻省下 5 千 -6 千元油錢,那起碼也要開個 3 年以上才能回本。
其實,混合動力,不隻是省油,更是省心。
就拿我的奧德賽來說,服役 3 年,刹車片、蓄電池、正時皮帶、火花塞、點火線圈等都沒換過。
這一方麵可能和本田可靠的品質有關,但混動係統同樣功不可沒。
要知道,各種不良工況比如頻繁地起步加速、長期怠速空轉等都容易導致部件疲勞損傷。但本田 i-MMD 混動係統是 P1P3 混聯設計,在中速、低速情況下,由電機驅動車輛行駛,發動機作為增程器給電池充電,在這時候發動機的做工基本是恒定的,這樣就能大大減少不良工況,降低各個子係統的工作負荷,發動機和整車壽命自然也會大幅延長。
所以保養的時候,根本不需要用好的機油,五百多元就能做一次保養。
最新發布
精彩推薦









